房產稅,降房價,或許只是個傳說。
自擴大房產稅開征的消息一出,就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,對此政策各界也是爭議不斷。出臺房產稅收其初衷是為了抑制房價膨脹,和投機投資性的房市交易。上海、重慶作為首批房產稅試點城市已有一年多,但房產稅對調控樓市的效果并不明顯。
數據顯示,今年7月,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均價為24607元/平方米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據了解,2011年上半年上海房產稅收約51億元,全年稅額約73.6億元,2012年上半年稅收額達67.3億元,試點至今,上海共征房產稅140.9億元。以此看來,雖然說是征收的稅率不會太高,且只對包括個人已購的第二套存量房進行征收稅款,但數額仍然大得驚人,且增速也較快。事實表面,房產稅開征并沒有讓房價降低,反而將房稅轉嫁給了房價上,迫使房價相對更高。
在地方財政壓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嗎,地方政府不僅加大賣地力度,而且開始親睞征收房產稅,從房產稅試點城市上海的情況看,房產稅除了為地方政府提供比“土地財政”更加穩(wěn)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外,并沒有達到其它作用,更別說能降低房價,讓民眾都能買得起房。